4月29日,河南教育科技创新大会暨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对我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进行全面部署,举全省之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为实现“两个确保”提供强有力支撑。省委书记楼阳生出席并讲话,省长王凯主持,省政协主席刘伟出席。
楼阳生为2021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王家耀、白跃宇颁奖。会议宣读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郑州市、洛阳市、郑州大学、省农科院、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作发言。
楼阳生指出,要把握发展大势,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呈现出爆发性、颠覆性、融合性、竞争性的新特征。要胸怀“两个大局”,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责任感,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紧迫感,锚定“两个确保”,增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使命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定力耐力,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向着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勇毅前行。
楼阳生强调,要坚持对标一流,明确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主要目标。2023年初见成效:在高水平创新平台搭建、创新主体培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引育、世界一流团队建设上取得积极进展,一流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加速推进。2025年呈现雏形: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创新活力充分涌流,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35年基本实现:我省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成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创新区域布局的关键节点、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基本建成。要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结合,硬件建设与制度创设相结合,“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相结合,在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技术合同成交额、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双一流”大学创建、创新人才引育等方面重点发力,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一流创新生态。
楼阳生强调,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要突出抓好7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要抓龙头带动,一体推进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围绕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定位,坚持“三位一体”,推动空间布局、人才机制、政策服务、科创体系、金融资本、产业发展、管理团队等深度融合,形成省科学院专注科技研发、中原科技城突出城市功能完善和环境营造、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发展格局。
二要抓高端平台,重构重塑省实验室体系。以扬优势、补短板、强能力为方向,整合省内创新资源,高标准建设省实验室,推动我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整合、重塑、优化、提升,超前谋划一批有规模体量、科技含量、发展质量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努力在一些领域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分支、重要支点、重要基地。
三要抓创新转化,加快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建设。在抓好前两批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的基础上继续扩面,创新组建模式,注重错位发展,明确重点方向,紧盯成果落地,加快实现重点产业集群全覆盖。
四要抓一流课题,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聚焦“卡脖子”技术,围绕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破冰”,凝练一批重大课题,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和群体性技术突破。
五要抓创新主体,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作用,分层分档建立研发活动企业培育库,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精准对接,逐步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高校和科研院所全参与。
六要抓双创载体,加快推广智慧岛标准化建设。中原龙子湖智慧岛持续探索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打造能够自我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标杆。复制推广中原龙子湖智慧岛标准化模式,探索构建“空间+孵化+基金+服务”双创服务链条,大力创设老员工创业园,加快构建一批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双创空间。
七要抓金融支撑,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创投基金,实施“基金入豫”专项行动,深化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探索发展地方政策性科创金融,构建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科技金融体系,更好支持科技企业和重点产业发展。
楼阳生指出,要围绕服务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坚持扶优扶强扶特,支持郑州大学打造国内先进的特色学科、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加快生物学学科提质升级,推动“第二梯队”在重点团队建设、平台搭建、团队引育等方面聚焦发力,在中原大地起高峰。统筹推进“三个调整优化”,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以强、优、特、新为目标,以做强做大理工科为方向,做强优势学科、培优特色学科、增设急需学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建立健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本科高校综合改革,坚持党委领导下的董事长负责制,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探索实施“大部制”改革,稳妥推进“院办校”改革,积极开展科研组织管理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搭建高端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建设创新重要策源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抓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庞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楼阳生强调,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大力引进人才,实施人才引进“八大行动”,瞄准顶尖人才,紧盯领军人才,抓好青年人才,构筑潜力人才“蓄水池”。全方位培养人才,统筹实施重大人才项目,发挥高校主力军作用,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深化与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打造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发体系。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充分向用人主体授权,持续为人才松绑减负,加快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倾心服务人才,加快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力度,全力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
楼阳生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为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提供有力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稳压实责任,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摆在各项工作突出位置,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深入抓、持续抓,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推进机制。加强学习培训,准确把握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的发展规律、发展态势,在推动创新发展中锤炼过硬能力作风。强化结果导向,坚持“13710”工作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健全容错免责机制,最大限度保护和调动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厚植创新文化,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传承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格风骨,深怀爱国之心,以十年磨一剑的静气、敢闯无人区的胆识,勇攀科学高峰,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王凯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现河南担当、作出河南贡献。要细化目标任务,围绕“2023年初见成效、2025年呈现雏形、2035年基本实现”的总体目标,明确责任主体、进度时限和工作措施,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台账化落实,确保谋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要创造性开展工作,紧密结合本地本行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特色优势,强化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争取在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关键技术攻关、重大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标志性、突破性进展。要营造浓厚创新氛围,职能部门、科研院所、企业要密切配合联动,推动优势资源加速向科技创新集中,开展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加快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省人民会堂、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及各县(市、区)设分会场。
周霁、孙守刚、陈舜、曲孝丽、王战营、陈星、王东伟、孔昌生、何金平、刘炯天在主会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