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激励机制对合作的促进作用:实验和理论研究
主 讲 人:董雅丽
单 位:北京师范大学
时 间:5月6日10:00
地 点:公司南阶教室
摘 要:
合作行为在人类和动物群体中广泛存在。随着社会分工体系越来越复杂和经济的发展,个体、组织和国家间的合作也更为重要。2005年,Science杂志在创刊125周年之际,公布了人类亟待解决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其中合作的演化是最为重要的25个问题之一。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与群体利益之间会发生冲突,囚徒困境和公共品博弈是研究个体和整体利益最大化之间矛盾的经典博弈模型。奖励和惩罚等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激励机制研究大多是基于传统经济学理论,即假设个体是完全理性的,但在现实和实验中发现大多数个体是有限理性的,会表现出从众、风险和损失厌恶、决策误差等。因此如何描述真实个体的行为模式,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和分析激励对合作的促进作用很重要。本报告将通过实验、演化博弈和行为经济理论,来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复杂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不同激励机制对合作的影响。
简 介:
董雅丽,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讲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研究兴趣为结合行为实验,社会交互、经济行为和气候系统大数据,以及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复杂行为系统、气候系统和经济系统,以及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